“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拓展大思政课建设主渠道,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五个聚焦”为抓手,扎实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走深走实。
聚焦主题学习,筑牢思想根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最深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石、精神之源,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养分、理论依据、精神动力。学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抓好课堂主阵地,通过主题班(团)会、周日晚点名等形式集中开展民族团结学习教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五观、我国的民族政策等重要理论,将民族团结理论讲深、讲透、讲活;以“新疆楷模”王燕娜的故事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将各族人民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团结和谐的精神内涵根植于心。

聚焦以赛促学,巩固学习成果。学院把强化各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知识测试,围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党的民族政策等内容,以期通过“以赛促学、赛学结合”的方式,加强广大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与意义的理解,不断增强思想自觉,牢固树立起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努力构建民族团结、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

聚焦师生座谈,讲好民族故事。携手共话心连心,石榴花开一家亲。学院注重多民族文化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联谊座谈会。联谊会上来自满族、壮族、侗族、彝族、苗族、布依族、蒙古族、土家族等14个民族30余名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联谊会上气氛热烈,同学们畅所欲言,话发展、谈想法、提建议、出对策,为学院民族团结工作贡献自己的智慧。学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亲切交谈,送上精心准备的“大礼包”,寄语同学们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切实唱响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结对帮扶,赋能学生成长。民族学生是学院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高度重视对民族学生的培养和关爱。为进一步加强与民族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学院制定了“结对子·促团结”师生一对一帮扶机制,在思想引导、学业指导、生活辅导、心理疏导等方面提供各项服务和保障。在这一机制的推动下,老师们全面、细致地了解民族学生的学习进度、生活状态及思想动态,把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入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民族学生成长成才。

聚焦以文育人,促进文化交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学院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以书法、绘画的形式诠释师生对民族团结进步意义的理解,以实际行动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氛围,展现我院学子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精神风貌。本次书画作品中既有对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美好祝福,又有民族团结的感动瞬间;既生动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个人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又正能量地讴歌了时代的民族精神,让各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了解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文化交流,有形有感有效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未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将坚持不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不断完善育人过程,努力培养认同中华文化、具有民族团结意识、始终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时代新人。